Google Ads

Friday 7 November 2014

Saturday 11 October 2014

Friday 25 July 2014

Investment Checklist for Stock Selection

Following on from the discussion of my first investing checklist, it’s time to reveal my new investment checklist.
Rather than a checklist of yes/no answers, the new checklist focuses on sets of core to do tasks with the real checklist being only a handful of questions in the “Final Evaluation” section.
I’ve also made it visual so that it makes it quicker and easier to follow. Rather than having a checklist of 100 items thrown at you, having a flow chart will make it easier to manage and keep track of what stage of the investing process you are on.

Investment Checklist Flowchart

Core Investment Checklist

Here is the text version.
Do the Pre Work
Preliminary Background Reading
  • Read previous thesis on Blogs / Investing Sites / Forums / Alerts
  • Read news headlines
Valuatio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Dirty Work
  • 2 annual reports
  • 3 quarterly reports
    • specific attention to footnotes at the end of the report
    • managers discussion – consistency, candidness
  • 2 letter to shareholders
    • compare words, numbers to annual report numbers
  • Latest proxy
    • CEO compensation (% of sales)
    • Greed factor (bonuses, reimbursements, planes, boats, family donations)
    • Insider ownership
  • Search CEO history, track record, personality
Emotional Check
  • Write down how you are feeling
  • Beware of
    • wanting to just buy and study later
    • hindsight bias
    • overconfidence
    • obligation to buy due to amount of research
    • reluctance to accept differing opinions
    • social proof bias
  • If required, take a break and clear your mind. Get away from the excitement and  noise.
Final Evaluation (the only checklist you need at this point)
  • What can go wrong?
  • What are the risks? How likely are the risks?
  • How can you lose money?
  • How would you categorise this investment?
  • How attractive is this idea compared to the other holdings? (There can only be ONE best idea. Not 2 or 3.)
  • What is the expected holding time frame?
  • What should be the portfolio sizing?
  • What price will you sell?

Saturday 19 July 2014

Emotions - Your Worst Enemy In Investing

When it comes to investing, adding emotions into the mixture can be a recipe for disaster. In fact, someone even came up with a brilliant cycle to illustrate our emotions as our investments rise and fall.

In life, in love, at work and at home, emotions play a vital part in our lives. Emotions give us laughter and tears, joy and sorrow, hope and despair, love and hatred. As much as they fuel our will to live, they have the power to turn things ugly.
When it comes to investing, adding emotions into the mixture can be a recipe for disaster. In fact, someone even came up with a brilliant cycle to illustrate our emotions as our investments rise and fall.

Chart 1: Emotional Roller Coaster of Investing
Source: Fundsupermart.com compilations

Here it is in its full glory, the emotional roller coaster of investing. The grey curved line represents market prices, the green dots positive emotions and the red ones are negative. Intuitively enough, when prices climb, we get a huge hit of endorphins and when prices dive, a raincloud just follows us over our heads.

WHY THAT’S BAD
You’ve probably heard of “buy low, sell high”. It makes complete sense, you buy when prices are low, sell when prices are high, pocket the difference, rinse and repeat and you end up with a mountain of cash. Of course, it’s easier said than done, especially when our emotions are hardwired to do the opposite.
When markets are on the rise, most people feel optimistic and they start buying more but also at higher prices. As optimism turns into excitement then into thrill and finally euphoria, they would have thrown all their cash in for financial instruments as though nothing could go wrong.
It does, and it goes really, really wrong. When markets start crashing, they get anxious but will still deny the fact, brushing it off as a minor dip before continuing upwards. Bad call, prices continue slipping and they start panicking, offloading everything they can before the storm. Unfortunately, it’s not that easy to sell everything off. They’ll be trapped with some holdings in hand which will continue shrinking. That’s when they give up and feel despondent.
… And the cycle continues.
The thing is, they have been buying high and selling low, effectively shrinking their wealth. You’d be surprised to know that many people fall to this trap.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There’s a way you can keep your emotions out of investing. It’s a very simple method called 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
What it means is you invest a fixed amount of money in at intervals, maybe monthly or quarterly. If prices are low, you buy more units of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if prices are high, you buy less. Effectively, you’re buying at an average price. This helps overcome the fear of turbulent markets and the tendency to wait for a good time, while holding onto cash which doesn’t grow.
Although you won’t be buying at the lowest price, which nobody knows when that is, you’ll still be putting money into the market, which generally still moves upwards in the long run.

THEN THERE’S THIS
If you can’t handle the emotional toll of investing or simply don’t have the time, there’re those who can and would do it for you if you invest in unit trusts. Unit trusts are managed by fund managers who invest for you by pooling your money with others’ and trad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se experts will do the buying and selling for you so you don’t have to lose sleep over how markets are performing.
That being said, unit trusts also have their own prices which go up and down. At least it doesn’t require active monitoring of the markets and you can always use DCA to acquire unit trusts at an average price.
There is of course a simple yet brilliant solution for this, Fundsupermart’s Regular Savings Plan. You can set the amount of money you want to invest every month. The transaction happens on the 15th of every month if it’s a fund trading day. The process is completely automated so you don’t have to lift a finger beyond signing up for the plan.

Source:Fundsupermart.com

Friday 4 July 2014

股价vs市价

开始之前,先来定义和解释一下。

股价:该公司当前的价钱,也就是现在一股值多少钱。
市价:该公司的市值,也就是整个公司值多少钱(或称Market Capital)。

常常有人抱怨某某公司股价很高,很难买(或者买不下手)。
然后一些基本派的人就会跳出来说:
你太天真了,股价高不代表贵,股价低不代表便宜。
因为股价高而嫌贵的话你就会错失很多机会了,因为现在高,以后会更高。
股价高,可是PE低啊,其实就是代表便宜啊!
现在马来西亚1 lot是100股,100股你买不起咩?



基本派的言论也不是没有道理。
之前我买股也是看价钱的,少过RM1.00的都觉得很便宜,多过RM2.00都觉得很贵。
原因很简单,相信每个人当初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假设同样的资金,RM1,000,买一个RM0.10的公司可以买到10,000股,
反而拿去买RM10.00的公司只可以买到100股。
股价是半仙(RM1.00以下)或一仙(RM10.00以下)或两仙(RM10.00以上)起跳的。
所以RM0.10的一跳(半仙)是5%,而RM10.00的一跳(两仙)只有0.2%。
自然的,买便宜的公司赚副会比较多和比较快。

久经沙场的股友也应该知道,
一个仙股,从RM0.10跳到RM0.11的困难程度,
分分钟还难过一个高价股从RM10.00跳到RM11.00,虽然两者同样是10%。
所以就出现一个现象,价钱不重要,盈利才是最重要的。
盈利提升而推动股价,就是基本面所支持的最基本道理。

那么技术面看什么呢?
最简单的一个比较,就是该公司的市价。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股价高的公司:

TAHPS
股价:RM9.90
股数:65,158,260股
市价:RM741.01M
 
 
接着,我们再看一个股价低的公司:

马航Malaysia Airline (MAS)
股价:RM0.225
股数:16,710,781,200股
市价:RM3,759.93M

(市价=股价 x 股数)


TAHPS集团股价接近十块钱,对一般人来说是个很“贵”的价钱。
马航股价只有大约二十仙,对一般人来说是个“便宜”的价钱。
事实却是如此吗?


其实贵或便宜是取决于你手头上拥有的资金,还有你对你要买的公司的信心。
我们来看看一些简单的假设:

假设我有RM100要做投资,
明显的,我买不了TAHPS,因为购买TAHPS最低限度是RM1,000。
马航我可以买大约400股左右。
在这期间,我们没有办法比较,也不能作比较。
由于资金的缺乏,我们被逼只能买马航。
这个也是大多数超小户的烦恼。

假设我有RM10,000要做投资,
我可以买到大约1,000股的TAHPS。
我也可以买到大约44,400股的MAS。
1,000股的TAHPS相等于你拥有0.0016%的公司总股权,
44,400股的MAS相等于你拥有0.00027%的公司总股权。
可能对于你来说,两个都是很小,几乎可以忽略,那么就看接下来的例子吧。

我们把资本增加100倍。
假设我是大户,拥有大量现金:有RM1,000,000要做投资,
我可以买到大约100,000股的TAHPS。
我也可以买到大约4,444,400股的MAS。
101,000股的TAHPS相等于你拥有0.15%的公司总股权,
4,444,400股的MAS相等于你拥有0.027%的公司总股权。
这时,你可以发现到,要买入101,000股TAHPS(101K),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要买入4,444,400股MAS(4.44M),却很容易。

参考下图:
MAS的卖方情况

TAHPS的卖方情况
由此可见,如果你要买4.4M股的MAS,你只需将排着队的卖方吃掉一小部分就可以了。
不过如果你要买只是101K股的TAHPS,你要不断地吃上去,
而且就算你把价钱吃到RM10.28,你也只买到6.8K股,距离你所需要的101K股还差远呢。
 
 
这无形中造就了一个情况。
不管那个公司股价是多少,只要该公司总股数少,市价小。
并且当有大户愿意进场投资的时候(还只是普通大户,还不是基金经理的等级),
除非私下配股,否则不管该公司的价钱有多“高”,
被大资金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它还是会变得“更高”。
目前最显眼的例子就是SCGM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包括冷眼前辈都比较支持我们散户们投资在二三线股。
一线股没错是很稳定,不过市价大的公司通常比较难继续再扩展(除非管理层厉害),
这造成一线股股价波动非常稳定,适合退休人士投资。
如果你还青春年轻,并且具有冒险精神的话,你就应该选择在市价中下的公司。
要知道,二三线公司是有机会飞跃上去,成为一线公司的,
一旦你眼光够好,选中那个公司,那么接下来就是看子弹飞吧的情况了。
 

Thursday 3 July 2014

一百万就可退休?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把财富数量化,一直认为财富需要很多钱、很多钱的人就很有财富、收入不高的人就不可能有财富等等,摆不脱把金钱与财富挂钩的思想。
甚至在许多投资理财的讲座里,一些看起来很资深、很多衔头的理财“专家”,都会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们说,如果你为自己准备至少百万以上的退休金,便可以风风光光地享受退休生活了。
过后更大谈特谈如何通过购买他的产品来达至百万元退休的财务规划。对我来说类似这样的讲座,与其说是规划退休,倒不如说是规划如何买他们的产品!
有了一百万就能退休?
我想,讲这话的人应该对财富认识不深吧!
我们先来看看有经济能力的人,倘若他们的焦点是:一百万=享受退休,一心一意只在盘算如何筹足一百万,以便退休后能一劳永逸地过着有钱又有闲的生活,而到了退休年龄,手上果真有一百万,你想接下来会怎样?
好不容易才筹足的一百万,是时候要好好地享受一番了。于是便开始进入下例的状况:海上乘游艇、出国去旅行、吃喝不要紧、最重要开心!过着响往已久、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
大家想想,类似上述的生活,每个月必须要以多少钱来维持?
以我们目前所认识的财富方程式来计算:
财富=$(金钱的量)/支出
若是这个百万元的退休人士每月的开支是一万:
财富=Rm1,000,000/ RM10,000=100月(8年4个月)
他也只能有100个月的财富。
也就是说,若他在55岁的时候退休,这笔财富也顶多让他耐到64岁前就耗尽了。
然而这只是每月一万元的开支吧了,若是要维持上述如此写意的退休生活,我想每个月一万也许不会够吧!
再说现代讲究物质享受的社会,那些收入稍微高的人,在还未有百万资产之前,每月开支已经不止一万了。
若是有了百万身家,我想这些百万富翁退休人士的每月开支,也不止一万吧,要是果真如此,他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把财富耗尽。
不实际数据严重误导
以此来看,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百万退休也不够,更何况是那些收入不高的人,就算不吃不喝不用,把毕生的薪金全数存起来,也未必能在退休前筹足一百万。
对于这些没有经济能力之人,如此的退休计划,岂不是更加遥不可及?
所以我说,百万退休计划这类说法,至少会严重的误导两种人:
1.有经济能力的人
若只把焦点放在退休金的量,却没有考虑退休后的支出及如何经营和管理这笔钱,到头来也很快就会变成穷光蛋。这种人在我们的社会上比比皆是!
2.没有经济能力的人
这些人听了过后便马上绝望!要有一百万才能退休?这一辈子与退休应该是有缘无份了!
再想想,除了这两种人之外,还有其他人吗?换句话说,这种说法简直是误导了全世界的人!
话又说回头,既然一百万的退休金也还不够,到底要多少才够呢?!
因此最近又有“专家”告诉我们说,随着时代的变迁,想要好好的退休,必须要有两百万甚至三百万或更多……看到这里,再想想自己处于如此的环境,大家会不会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我说,够了!够了!数字不是用来喊的,现代的人单单要维持生活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要如何找出这么多钱来规划退休生活?难道我们的一辈子就只有这样不断地在追逐金钱?
再说社会上更多人的问题是连一百万也永远筹不到。这大多数的人难道就永远无法退休?
更新思维重找出路
是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活在被许多不确实际的数据所蒙蔽的环境里。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类学术和科技的发达,专家们可以很精准的计算出现代社会标准的退休金数据。
很可惜的是,人类的信仰和精神文明却在倒退。算得出的是数据,算不到的却是人生的意义。
当人们盲目的在追求数字的当儿,却迷失在人生的意义、财富的定义和经济独立的真谛之中。
然而,金钱的数据和人生的意义到底何者为重?
也许只有醒觉和思维更新,才能让所有人重新找到一条出路!
文: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Tuesday 24 June 2014

复利的威力胜过原子弹

复利的威力胜过原子弹。
复利完全可以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凭着上帝赐予的魔力,复利可以使一笔小钱在一段时间后变成一笔巨款。爱因斯坦也曾说,复利是展现时间价值的最神奇的数学概念。
  当然,玩转复利并不需要拥有一颗天才的脑袋。即使是最平庸的人也可以利用复利来积攒财富。复利虽然神奇,比之相对论却是再简单不过了。
  复利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当你存款或者投资,投入的钱就有了利息或者说增值。上一年的利息在下一年里产生了新的利息,这样一年年下去,利息越来越多,钱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们的祖先也就有一个非常形像的词来形容它:利滚利。
  驯服复利这头猛兽并不困难,开立一个储蓄或者投资账户,然后什么都不用管了。我们只需要耐心的坐下,然后等着复利给我们钱生钱。
  1、储蓄和投资及早开始
  二十或者三十来岁时,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早早地滚动复利的雪球可以使你获得比别人更大的财富。
  举个例子,张三22岁从大学毕业后,每月存300元用于六年期基金定投,假设年收益率为10%,则到张三28岁时,当他由于家庭消费的需要不再继续投资时,他投入的资金为21600元。但是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到张三65岁时,他的财富将上升到100万元。
  我们再假设有个人叫李四,他从31岁开始存钱。如果他想要在65岁时拥有100万的话,那他就得每月交300元,连续交34年,也就是说他得投入12.6万元。看看张三和李四的巨大的差别:仅仅提前9年,张三就比李四少付出10万余元。
  因此,储蓄和投资早一点开始,财富积累就容易一些,付出的代价也要少一些。
  2、积少成多
  要记住百万富翁也是由很多个一分钱积聚起来的。不少人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去投资。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年轻人,从20岁开始,每个月都投入200元作基金定投,再假设年利率为10%,那么到65岁,他将拥有超过200万元。200元多吗?少买一件衣服,少抽一条烟就省出来了。
  也有人对利率的高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相差那几个百分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事实完全不是那样。我们祖先有句古话,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放在利率上也一样成立。假如上面的例子里,年利率变成9%,那他最后将只能得到150万元。利率上一个百分点的差距,就使得最后的结果相差了25%还多。
  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应当积极地投资于高收益金融产品的原因。二十多岁时,把几乎所有的钱投入到基金或者股票,到二三十年后,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一笔巨大的回报。当然,在这段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财富可能快速地膨胀或缩水,但时间终会抹平一切,然后给我们公平的回报。
  3、不要频繁操作
  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挣到一笔大钱,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神话,但的确是有道理的。每天查看账户,看着上面的数字上涨或下跌,这又有什么意义?
  投资就像是追美女,越有耐心越能得到。只要你选中一项好投资,你完全可以坐等复利发挥威力。不要指望一夜暴富,但从年轻时开始投资,让你的钱利滚利,成为富人并不是一种奢望。
  有人可能会问,四十年后的百万富翁会不会不值钱。不错,通货膨胀会让明天的钱不值钱,但是这不正是我们投资的原因之一吗?刚开始工作时,可能200元就是你的全部剩余资金,但随着时间推移,你的收入会提高,你能用于投资的余钱会更多,复利也能更好更快的发挥作用。更何况,四十年后拥有一百万,怎么着也比一无所有来得强多了。
  所以,尽可能地多的存钱,尽可能早的投资,你就可以让复利展现其魔力,然后坐享其成了。

彼得林奇演講 - 止凡

這是彼得林奇在哈佛商學院紐約俱樂部1990年年度聚會 - 國際晚宴上的演講,也是他最經典的一次演講。多謝cleverpeople兄email了這篇演講給止凡,整篇足足萬多字,讓我按章節分開來作分享。



「活動的組織者告訴我(林奇)什麼都可以談。我只知道一件事 - 股票,因此我很快便作出決定:我應該談談股票。我將盡力回顧少數幾個要點,這些要點對我而言關係重大,並且我認為它們對試圖在股市中賺錢的人也有重要的作用。」

規則1:了解你所持有的股票
第一條規則是你必須了解你持有的股票。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知道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你應該能夠在兩分鐘或者更短的時間之內向一個12歲的孩子解釋你購買一支股票的原因。如果你無法做到這一點,如果你購買這只股票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你覺得它的價格將上漲,那麼你不應該買入。

我可以給你說一支簡單的常見股票 - 這種類型的股票大多數人都會購買。它是一家相對平凡的公司,生產的產品也很簡單。該產品具有1M內存的CMOS、雙極RSC浮動點數I/O接口的處理器、16位雙通道內存、Unix操作系統、Whetstone每秒百萬浮點運算的有機硅放射器、高帶寬以及15微秒的運算能力等。

如果你持有這種垃圾股票,你永遠都不可能賺錢 - 永遠不會。了解你持有的股票是非常重要的。你投資的企業應該很簡單。給我帶來優良回報的是我能理解的簡單公司,比如唐恩甜甜圈(Dunkin'Donuts)、Laquinta汽車旅館等。能夠帶來不錯回報的就是這些公司。

規則2:作經濟預測徒勞無益
預測經濟完全是徒勞無益的,不要試圖預測利率。Alan Greenspan是美聯儲的頭兒。他無法預測利率。他可以加息或降息,但是他無法告訴你12個月或者兩年後利率將是多少。你無法預測股市。

我很希望能夠知曉這些信息。對我來說,當衰退將要發生的時候獲悉這種信息是很有幫助的。這會非常好。在座的大多數人應該還記得1980年至1982年的衰退,那是大蕭條之後最嚴重的衰退。當時我們的失業率達到了15%、通貨膨脹達到14%、基礎利率高達20%。你們有誰接到告訴你們會發生衰退的電話了嗎?你是否記得在你經常閱讀的那些雜誌上有哪一本雜誌曾經成功地預見到了那種情況?沒有人告訴我將出現那麼悲慘的局面。

你可能不相信人們在預測一年之後將發生的事情上面浪費了多少時間。能提前知道一年後的事情當然很棒。但是你永遠無法知道。因此不要白費心機了。這沒有任何好處。


規則3:不要擔心股市

你必須尋找麥當勞和沃爾瑪這種類型的公司。不要擔心股市。看看雅芳。在過去15年裡,雅芳的股票從160美元跌到35美元。15年前,它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是現在,所有的雅芳小姐全都不得其所。她敲門,可是家庭主婦要麼外出上班去,要麼和她們的孩子在外面玩。她們銷售的東西都可以在超市或者藥店買到。雅芳的盈利基礎土崩瓦解。這家公司只偉大了大約20年。

今天股市的收盤價是2700點。就算今天的收盤價是9700點,雅芳仍然是一家悲慘的公司。股價從160美元跌倒35美元。因此在過去15年裡不管股市表現怎麼樣,你在雅芳公司上的投資都很慘淡。

同樣是在這一時期,麥當勞的表現非常好。它們進入了海外市場,它們推出了早餐和外帶,它們做得很好。在這一時期,它們的績效經歷了魔幻般的上升,盈利增長至原來的12倍,股價上漲到原來的12倍。如果道瓊斯今天的收盤價是700點而不是2700點,你在麥當勞上面的投資仍然能取得良好的回報。它的股價可能是20美元,而不是30美元,但是你仍然能獲得8或9倍的盈利。關注個股,忘掉全局(big picture)。

規則4:不要急躁,你有充足的時間
你有充足的時間。不要有這樣想法:你一想到某個概念就必須 馬上把它付諸實施。其實你有足夠多的時間讓你對公司進行充分的研究。給我帶來豐厚回報的股票都是我在關注它們第二年、第三年或者第四、第五年後才買入。在 股市賠錢會賠得很快、但是賺錢卻賺得很慢。賺錢和賠錢之間應該存在某種平衡,但是實際上沒有。

我想和你們談談沃爾瑪這家公司,該公司於1970年上市。當時它們有38家店,一個漂亮的歷史經營記錄和一個堅實的資產負債表。在經過分拆 - 當然,沃爾瑪的股票受歡迎永遠不是因為分拆這個原因 - 調整後,它的售價是8美分/股。你可能會告訴自己,如果我不在下個月買進沃爾瑪的股票的話,我將錯過一生中最好的投資機會。5年後,沃爾瑪有125家店,利潤增長至5年前的7倍。你猜怎樣?股價上漲至5年前的5倍,達到41美分/股。截至1980年12月,沃爾瑪有275家店,利潤再次上升至5年前的5倍。你猜怎樣?股價上漲至5年前的5倍,現在是1.89美元/股。

1985年12月,它有859家店,這並沒有把山姆會員店計算在內。在這個5年期間內,利潤上漲至原來的6倍,股價現在是15.94美元。因此你可以告訴你自己,天啊,這只股票從80美分上漲到15.94美元。我買入得太遲了。太瘋狂了。我不應該再買入這些笨重的巨型公司。不,你此時買入還不晚,一點不晚。因為今天沃爾瑪的收盤價是50美元。你有充足的時間買入。

1980年,沃爾瑪已經上市10年了。它的銷售收入超過了10億美元,資產負債表好得不得了,經營記錄良好。真正讓人驚訝的就是這些 - 投資於沃爾瑪可能並不會給你帶來巨額的盈利,但是如果你在1980年買入沃爾瑪,持有至今你仍然能夠賺25倍,在這一時期,這種回報率將把麥哲倫基金打得落花流水。順便說一下,在此期間我並沒有持有沃爾瑪。當時我覺得它的股價過高。

囊獲富達的工作
當我申請為富達工作的時候,富達共有80名員工。如今,我們的員工總數是7200人。當時富達求職者中有25名來自哈佛,總共有50名求職者爭奪3個職位。我是沃頓的,我們過去經常開玩笑說,哈佛是二流學校,我們沃頓才是一流學校。不管怎麼說,有很多求職者來自哈佛。但是我是唯一一個給總統當過11年球僮的求職者,因此我得到了三個職位中的一個。
我在富達工作的早些時候,我們有一個笑話:能工作到下一個聖誕節的機會就是很好的聖誕節獎金了。這是一個可怕的開始。



危險的說法1:股價已經下跌了這麼多了,股價還能跌多少呢?
差不多在我剛開始為富達工作的時候,我很喜歡凱澤工業這只股票。當時凱澤的股價從25美元跌至13美元。那時我就使用了危險的說法1這條規則。我們買入了美國證券交易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一一宗交易。我們要麼買入1250萬股,要麼就買入了1450萬股,買入價是11.125美元,比市場價格低1.5美元。我說,我們在這只股票上面做的投資多好啊!它已經下跌至13美元。從25美元跌到這個水平,不可能跌得更低了。現在是11.125美元。

當凱澤的股價跌至9美元的時候,我告訴我母親,趕緊買,既然股價已經下跌了這麼多,它不可能跌至更低。幸運的是,我母親沒有聽從我的建議,因為股價在接下來3個月跌至4美元。

凱澤公司沒有負債,持有凱澤鋼鐵50%的股份、凱澤鋁業40%的股份、凱澤水泥、凱澤機械以及凱澤廣播30%的股份 - 該公司共計持有19家子公司。在那個時點,由於股價跌至4美元,1億美元可以把整個公司買下來。

回想那時,一架波音747飛機的售價是2400萬美元。如今,我想這麼多錢你連波音747的一個廁所都買不了,或許可以買一個引擎。不過那時凱澤工業公司的市值可以買下4架波音747飛機。該公司沒有負債。我不擔心它會破產。但是我買入得太早了,我們不能買入更多股份,因為我們已經達到了上限。

最終在4年之後,他們清算了他們持有的所有頭寸,結果這只股票成為一個極好的投資。最後每股的價值是35美元或40美元。但是,僅僅因為一支股票的價格已經下跌很多而買入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思路。

危險的說法2:股價還能上漲多少?

危險的說法2和之前那個剛好相反,這和沃爾瑪的故事很像,「既然股價已經上漲了這麼多了,它怎麼可能還會漲得更高?」

我舉一個公司,你可能認為它不是成長型公司。1950年,菲力普莫利斯公司的股價是75美分。11年後的1961年,股價漲到2.5美元 - 上漲了3倍。你可能會說,對一個處於衰退行業的公司 - 該公司的產品很糟糕並且沒有前景 - 而言,這麼大的漲幅已經夠多了。它還能漲到多高呢?它已經漲到2.5了。因此你可能會在1961年把它賣掉。

11年後的1972年,該公司的股價上升到28美元。從你在1961年賺了3倍賣出之後又上漲了11倍。1972年你可能會對自己說,既然股價已經上漲了這麼高,它還能漲到多高呢?然後你在股價上漲了11倍之後賣出,在上漲了3倍之後又上漲了5倍,你錯過了賺7倍利潤的機會。

因此我要說的是,不要捲入對股票表現的技術分析。股票評論員會使用所有這些術語、形容詞和開場白。如果一支股票的價格上漲,他們不斷地添加新的稱謂。他們會說股價過於膨脹,然後是太高了,與內在價值嚴重不符,或者股價超級膨脹。他們掌握了所有描繪股票被過高定價的術語。

如果你喜歡這家公司,這不應該對你造成干擾。你應該對自己說,我喜歡這只售價30美元的股票。不過你永遠無法擺脫股票評論員的評論。但是你不得不擺脫這些評論。因為你是正確的,你應該說,我喜歡這只售價30美元的股票。這些評論員是錯誤的。

不過,當這只股票的價格漲到50美元的時候,評論員的話可能會浮現在你的腦海裡。你可能會說,等等,在股價為30美元的時候,這些人就很確定股價被高估了。現在股價已經漲到50了,他們肯定是對的。

因此你真的需要將這些評論屏蔽起來免遭它們的影響。我曾經在斯巴魯上漲至原來的20倍之後買入。我很幸運,因為買入之後賺了7倍。我也買入過股價從20美元跌至12美元的股票。我買入過很多這種類型的股票。現在,你不能以5美元買入一盒HersheyBar巧克力了 - 它們5分錢一塊。

因此,股票的歷史表現和未來表現無關。公司的績效才與未來表現有關。

危險的說法3:我能賠多少?股價只有3美元
第三條危險的說法非常重要,我永遠都能聽到這個說法:「股價3美元。我能賠多少?股價只有3美元。」

現在我們來做個算術,回到我們基本的數學知識。如果你買入兩支股票,一支股價為60美元,另外一支6美元,你在這兩支股票上面各投入1萬美元,如果他們的股價全都跌至零,你賠的錢完全一樣。這很明顯。結果就是這樣。人們就是不相信這一點。你們回家之後自己算一算就知道了。

很多人經常說,「天啊,這群笨蛋竟然買價格為60美元的股票,我買的股票只有6美元。我這個投資多好啊。」但是,注意觀察那些通過賣空股票賺錢的人,他們不會在股價達到60或者70美元並且仍然處於上漲通道的時候賣空這支股票。當股價下跌75%之後他們買入75%的股票。當股價從40美元跌至7美分的時候,他們絕對相信該公司已經一文不值了。他們不會在股價40美元的時候賣空這家公司的股票。他們選擇在股價下降的過程中殺進來,在股價跌至3美元的時候賣空。那麼是誰在接盤這些人賣空的股票呢?就是那些說「股價只有3美元,還能跌到哪去」的人。

危險的說法4:最終,跌去的全都將反彈回來
以RCA公司為例。它曾經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RCA的股價反彈回1929年的價位用了55年。可以看出,當時它過高定價的程度有多高。所以抱牢一支股票並認為它終將反彈到某個價位的想法完全行不通。JohnsManville公司、移動房屋公司、雙排鈕針織服裝公司、軟盤公司-Winchester光盤驅動公司,記住這些公司,它們的股價跌下去之後就永遠沒有反彈回去。不要等待這些公司的股價反彈。

危險的說法5:情況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我應該買入
僅僅因為公司的情況很慘淡而買入它的股票。當情況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時候就是買入的時候(是很危險的)。1979年,美國有96000節鐵路貨運車廂。截至1981年,該數字減少到45000節。這是17年中的低谷。你對自己說,「鐵路貨運車廂已經從96000節下跌至45000節。這是17年中最糟糕的情形,還能變得有多糟呢?」如果這是你買入的唯一原因,那麼1982年你將發現貨運車廂數量從45000節減少到17000節,並且在1983年又進一步減少到5700節。僅僅因為某個行業的景氣狀況正在惡化這一個唯一的原因而在這個行業投入大量資金是很危險的。

再舉一個石油鑽井的例子,1981年美國有4520台在岸石油鑽井。1984年這一數量減少了一半至2200台。這時,許多人闖入該行業。人們說是時候買入石油服務行業了,因為鑽井數量減少了一半。兩年後,鑽井數量減少了70%只有686台。現在,該數量仍然在1000台以下。因此僅僅因為某家公司的狀況很糟糕而買入是不明智的。

我見到過處境不佳的公司,下一次你稱它們的情況糟糕得讓人難以相信,然後你會用可怕、失望或者慘不忍睹等字眼來形容它們的境況。因此我從紡織行業學到的最好的經驗是柏林頓工業公司仍然是一家相對比較新的紡織公司,因為它成立於1908年,而紡織工業存在了很長時間。紡織行業經歷過慘淡的時期,它們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它們見識過衰退時代。

紡織公司和成衣展覽公司的人不一樣。後者是一個相對樂觀的群體。如果你問它們展覽的效果如何,它們的答案永遠是很好、精彩絕倫、太棒了、每個人都很喜歡等這類字眼。它們永遠是歡快的,和軟件公司的人很像。但是紡織行業的人比較平靜。它們經歷過 衰退和艱難的市場行情。紡織行業有一句絕妙的諺語:「否極泰不來(it is always darkest before pitch black)。」

危險的說法6:當股價反彈到10美元的時候,我就賣出
「當股價反彈到10美元的時候,我就賣出」。一旦你說這句話,股價永遠不會反彈到10美元,永遠不會。

這種情況發生了多少次?你挑選了一個價格,然後說,「我不喜歡這支股票,當股價回到10美元的時候,我就賣出。」這種態度將讓你飽受折磨。股價可能會回到9.625美元,你等一輩子可能都等不到它回到10美元。如果你不喜歡一家公司,不管你當時的買入價是40美元還是4美元,如果公司成功的因素不在了,如果基本面變弱,那麼你應該忘記股票以前的價格走勢。

希望和祈禱股價上漲沒有任何用處。我曾經試著這麼做過,沒用。股票可不知道是你在持有它。

危險的說法7:永遠不賣長島照明公司
ConEd的股價在18個月之內下跌了80%,然後上漲至原來的6倍。印第安納州公共服務公司、灣州市政公司以及長島照明公司這三家公司每一家都下跌過75%,然後又出現了大幅上漲。德州一些質地良好的銀行-我說的這些銀行權益對資產的比率都在8%到9% - 股價下跌了100%。公司是動態的。他們的發展是由一些力量推動的。你必須清楚這些力量是什麼。

人生的一個悲劇是有時候人們會繼承股票。他們繼承了一支股票,不知道這支股票是什麼,但是他們的母親告訴他們,「不管你做什麼,永遠不要出售長島照明公司的股票。」我說的不是閱讀報紙的財經版面。該公司有一個小型工廠叫Shoreham,這座工廠的建設已經逾期七八年了,並且預算超支了50億到70億美元,人們不想要它。

但是,人們認為長島是一個不錯的成長市場,長島照明這家市政公司有著10年輝煌的經營記錄,它們在長島還享有壟斷權 - 你怎麼能錯過這麼好的公司呢?讓我告訴你一些情況,如果你母親閱讀報紙的話,她應該就能發現公司存在的所有問題。她應該在28美元的價位上賣出,或者在25或23美元。或者應該在4美元的時候割肉。她應該知道這家公司真的有問題。

有些人繼承了伊士曼柯達公司的股票。不過僅僅因為他們的父親母親或者叔叔喜歡這家公司,他們就一直持有。但是如果他們的父親或母親知道該公司的增長動力出了什麼問題的話,他們可能會賣空柯達的股票。

公司會變。沃爾瑪已經變了。如果公司不能變得更好,它們就會變得更糟。為了保持增長,麥當勞做了五件不同的事情。因此你完全不應該理所當然地認為持有保守型股票就能獲得好的回報。

危險的說法8:因為沒有買入而賠的錢
第八個危險的說法很可怕:看看我因為沒有買入而賠的錢多多啊。這個說法一直困擾著我。記住:如果你不持有某支上漲的股票,趕快查你的銀行賬戶,你沒有損失一分錢。如果你看到家庭銷售網絡的股價從6美元漲到60美元,並且你不持有該公司的股票,你並沒有賠30萬美元。只有當你持有股票並且股價從60美元跌至6美元的時候,你才會賠錢。

為踏空感到煩惱的人多得難以置信,根據我的想像,如果股市一天之內上漲了50點,有人可能會說,「我剛剛損失了280億美元。」

所以,記住:如果你沒有買入某支股票,然而股價後來漲了上去,你實際上並沒有賠錢。在美國,賠錢的唯一方式就是持有了某支股票,然後股價下跌。這種情況我經歷了很多次。有一個很常見也很基本的事實是,如果你在一支股票上面投入1000美元,除非你瘋了去做保證金交易,不然你的全部損失頂多是1000美元。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不僅使用了保證金,我還把房子做抵押用住房金融貸款炒股。幸運的是,當時是牛市。不過如果你在股市投入1000美元,你最多損失1000美元。就是這樣,我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在我管理的基金裡面,每年破產的投資組合公司超過了3家。但是如果你買對了公司,你可以賺了1.5萬,或者2萬,甚至7萬美元。一個時代裡面你只需要買對少數幾支股票就可以了。你必須讓好的公司所賺的錢來彌補那些不好的公司所造成的損失。

股市的賺錢機制引人注目,在股票上面你可以賺的錢比你賠的錢多很多。但是你必須持有足夠長的時間。在一個月或者一年之內是不會發生這種事的。

我錯過了成百上千的股票。不過你只需要幾支股票便可發財。

危險的說法9:這是下一個偉大的公司
危險的說法9很重要。不管什麼時候,當你聽到「這是下一個……」的時候趕緊試著中斷你的思維不要聽後面的話,因為後面的話將永遠是激動人心的。下一個偉大的公司永遠都沒有成功過。下一個玩具反斗城沒有成功,下一個家德寶沒有成功,下一個施樂沒有成功 - 施樂自己做的也不是很好,下一個麥當勞等等都失敗了。

任何時候你聽到下一個什麼什麼的時候,不要理它就是了。

危險的說法10:股價上漲了,我的看法肯定是對的
股價上漲了,所以我的看法肯定是對的,或者股價下跌了,我的看法肯定是錯的。

這些電話永遠讓我覺得驚奇,有人來電說,「我不久前剛以10美元的價格買了一支股票,現在它漲到14美元。你應該買這只股票。」他這話是什麼意思?他10美元買進的,現在漲到了14美元,我為什麼應該買呢,就因為股價從10美元漲到了14美元嗎?顯然,人們覺得股價上漲的事實意味著他們是對的。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指點別人。這什麼都意味不了。我曾經在粉單市場上買入了一支股票,股價從10美元漲到14美元,然後跌到3美分。我沒有開玩笑。我也買入過從10美元跌到6美元的股票,後來漲到60美元。我可能在6.125美元賣出了。

你不應該擔心股票的走勢。我注意到若干年前本活動有一位主題發言人是喬治.布殊,想到他我就想起Zapata公司,1981年,它的股價是32美元並且還在漂亮地上漲。該公司的未來是海上鑽探。如果你查看這只股票的走勢圖,你會說這只股票顯然將達到310美元。

同時,還有另外一家公司Ethel,它生產的產品叫四乙鉛,它們是幫助從石油中提煉辛烷的添加劑。這支股票的價格是2美元,並且看起來沒有什麼前途。

如今,Ethel的股價已經上漲到那時的15倍。Zapata的股價下滑了90%。股價已經上漲和股票未來的走勢沒有任何關係。公司的績效才與股票的表現相關。」 

一、遠景型公司不能給你帶來回報
避免遠景型公司(longshots)。每一次你聽到有人向你推薦股票,他們推薦的股票讓人如此興奮,以至於他們在電話上和你交談的聲音很輕柔。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他們擔心隔壁的鄰居聽見,還是因為擔心SEC的監聽。或許如果你以輕柔的腔調打電話,你就不用坐牢或者只需要服一半的刑。

不管怎樣,他們輕聲細語地說,「我給你推薦的這家公司非常好、好得不可思議,或者這是一家實力強大的公司」等。但是他們漏掉了一些東西。對這些股票有一個非常技術性的術語NNTE即短期無利潤(nonear termearnings)。這些公司沒有盈利。它們沒有歷史記錄(即這些公司只有一個遠景 - 譯者注)。它們有的僅僅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而已。實際上,這個想法可能行得通。可是經常行不通。

記住:如果股票從2美元漲到300美元,你在8美元買入同樣可以獲得很高的回報,甚至在12美元進入也可以。當別人向你推薦這類遠景型公司時,你可以在一年之後跟進,把它們寫在紙上,然後放到抽屜裡面。一年之後再拿出來看看,三年之後再拿出來看看都行。考察這些公司三年之後的基本面如何再作投資決定。

我曾經買入過25家遠景型公司。我跟蹤了它們5年。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取得突破,我買了25家,沒有一家公司成功。

二、不要把成長和賺錢混為一談
避免高增長、容易進入的行業。高增長行業是一個可怕的領域,因為每個人都想進入這個行業。有多少人聽說過CrownCork Seal公司?這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它們製造罐頭以及罐頭和瓶子的瓶塞。

在座的全是有影響的人。這周有多少董事會將開會決議是否進入罐頭行業?去年有多少?過去7年呢?過去20年呢?

這家公司的股價漲到起初的50倍。它們永遠保持著技術上的領先。它們是行業的領頭羊。他們沒有把公司的名稱改為像Crocosco這樣的首字母組合詞。

罐頭是一個無增長的行業。山姆.沃頓所處的零售也是一個無增長的行業。這很好,你要找的就是一個無增長行業中的成長型公司。因為沒人想進入這個行業,但是Winchester光盤驅動公司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都想進入它所在的行業。

20世紀50年代的地毯行業好得讓人吃驚。電腦行業最快的增長時代也是20世紀50年代。那時,地毯行業的增長率比電腦快。

我記不太清了,在20世紀30和40年代,地氈的售價好像是20或者25美元一碼。所有有錢人家裡鋪的都是地氈,其他人都是地板。

後來有人發明了一個特殊的製作流程。地毯和地氈的價格降至2美元/碼。地毯遍及各個地方,機場、學校、辦公室、公寓、住房等。人們先鋪一層膠合板,然後在上面鋪上地毯。

現在,地毯已經過時了。最好鋪木板。人們的口味就是這麼反覆。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地毯行業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增長。不幸的是,地毯生產商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時候的4家增加到後期的195家。結果沒有一家公司賺到錢。由於行業的增長,它們全都賠了錢。因此不要把增長和賺錢混為一談。實際上,增長通常導致虧損。

如今市場對生物工程類公司的熱情讓人驚奇。大部分這類公司都有102位博士和102台顯微鏡。人們像瘋了一樣購買它們的股票。而讓我賺錢的是唐恩甜甜圈。我不用擔心韓國的進口以及貨幣供應量數據。當你持有唐恩甜甜圈的時候,你不用擔心這些事情。

三、五年級的數學足以滿足投資所需
一定要考察資產負債表。這非常重要。如果你接受了五年級的數學教育,那麼這就足夠投資所用了。我不錯,數學是我的強項 - 直到數學中出現微積分之前。我在數學方面真的很好,還記得這個數學題嗎,兩輛火車一輛從聖路易斯出發,另外一輛從達拉斯出發,多長時間兩輛火車相遇。我很喜歡這類問題。

但是突然之間,數學中出現了二次方程式和微積分。還記得嗎?微積分的意思是曲線下面的面積。歷史上有沒有人能理解這一點?他們不停地說微積分就是曲線下面的面積。我永遠無法理解曲線下面到底是什麼鬼東西。

不過股市的好處在於你不必與任何這類事情打交道。如果你學過五年級的數學,你可以在股市上做得很好。股市上用到的數學十分簡單。

你不需要使用電腦。人們說電腦時代弄壞了股市。我的意思是如果電腦能算出該買哪只股票不該買哪只,那麼你要做的就是花點時間在Cray計算機上就行了。

四、花15秒時間在資產負債表上
但是你必須得考察資產負債表。我持有的並且讓我從中賺到錢的幾乎每一家公司都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只需15秒就能看出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你看看資產負債表的左邊,你再看看右邊。右邊一團糟,左邊很可疑。不用花太多時間你就知道這家公司不值得投資。如果你看不到任何債務,你清楚這家公司相當令人滿意。

當我剛踏足這個行業的時候,你得不到季度資產負債表。如今,你可以得到每個季度的資產負債表。過去,公司不會列示債務的到期時間。現在它們不得不列示所有債務的到期時間。你能從中知道公司欠銀行的錢有多少。

我估計現場應該有幾個銀行家。30年的錢和30年期的銀行貸款之間差別巨大。你知道銀行是什麼樣的。它們只會錦上添花,當你經營得很好的時候,它們請你吃飯,願意為你提供各種各樣的貸款,但是一旦你連續幾個季度績效慘淡,它們就想收回貸款,從來不會雪中送炭。

但是你可以閱讀資產負債表。你可以考察一家公司,看它是否有債務。或者你發現公司確實有3000萬美元的債務,不過這些債務要30年後才會到期。

五、就像你研究微波爐那樣研究你要購買的股票
當我幸運地買入克萊斯勒的時候,當時該公司有10億美元現金,並且沒有三年之內到期的債務。他們實現了盈虧平衡,現金流為正。因此,即便對週期性公司而言,花一分鐘考察資產負債表也是值得的。

有一種現象讓我感到很驚訝,人們在最終購買冰箱之前會先對比10台冰箱。他們會在《消費者報導》中查看到不同冰箱的測評。他們會逛15家商店。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們對股市感到如此神秘,他們沒有意識到聽從一個的士司機的小道消息而在某隻生物工程公司的股票上面投入1萬美元一點賺錢的機會都沒有。

最壞的情況是股價在他們買入之後上漲了30%,他們又投入2萬美元;最好的情況是股價在接下來三個月中下跌30%。

這種情況太讓人吃驚了。當人們投資股票虧錢的時候,他們會埋怨程式交易(programtrading),他們會把責任歸咎於機構:「就是這些該死的機構讓我虧錢的。」如果你買一台冰箱,後來發現買的是一台次品,你會說,「我真是個笨蛋。我本應該做更多研究,我買的那台冰箱質量不合格。」

兩天後相同的這些人前往夏威夷的時候為了節省98美元而花了一個半小時購買往返機票。人們對待這些事情非常小心,但是一到股票上面,他們就很不小心了。

就像你研究微波爐那樣研究你要購買的股票。這種投資方法將給你帶來更好的股市投資回報。

六、你只能在事後知道哪只股票是偉大的
偉大的股票永遠是意外。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有誰在買入沃爾瑪的時候就知道他可以賺500倍,那麼我覺得他是外星人。你永遠不可能在事前知道誰是偉大的公司。

你買入一家好公司,回顧這只股票過去8年、10年甚至12年的表現,你說,「天啊,看看我賺了多少錢。」但是你永遠無法知道未來你將賺多少,或者賠多少。你只能在事後知道盈虧。

這和房子一樣。許多人在20世紀60年代買房。卡洛琳和我就在那時以4萬美元的價格買了一套房子。後來房價上漲了很多。我們買的時候,沒人告訴我們將賺很多錢。回想20世紀60年代,沒人說:「買一套房子吧,買房是很好的投資,你將賺很多錢。」你瞧,15年過去了,房價上漲了一大截。這完全是一個意外。

然而過去四五年來,人們大量購置房產 - 他們的第二套住房,他們覺得他們將從中發大財。這種方式行不通。

股票也一樣。我買入了麻省的一個零售公司Stop&Shop。當我買入的時候,它的股息收益率是7%。股票的表現平平,我當時覺得我可能會賺30%。

4個月後,在我做了更多的研究之後,我發現該公司在收購了Bradlees之後的表現非常好。在現在這個時點上,沃爾瑪仍然不是Bradlees的對手。Bradlees開始進入沃爾瑪的市場。不過整個東北市場都是它們的。Bradlees是一家折扣倉儲商店,現在做得很好。它們轉變了Stop&Shop的經營方式,推出了超級Stop&Shop。它們做得非常好。股價在11年的時間內上漲到原來的15倍。

對我來說這完全是一個意外。不過公司不斷變得越來越好,我也一直持有。

七、散戶具有巨大的優勢
在股票投資方面,散戶絕對具有難以置信的優勢。有些散戶在化工行業工作,有些則在造紙行業就業。他們將比我提前9個月獲悉化工行業的景氣狀況變化。他們能最先知道氯出現了短缺。他們可以率先知道腐蝕劑缺貨。他們能第一時間知道庫存銷售完畢。但是他們卻去買生物工程類股票。

他們也知道修建一座氯氣工廠需要5到6年。如今在美國,得到一張保齡球館的環保批准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具有腐蝕性的氯氣工廠了。人們能獲得他們所處行業的很多信息。

我最喜歡舉的一個例子是史克必成(SmithklineBeck-man)。這是一家規模相對較小的醫藥公司,是它發明了治療潰瘍的藥Tegamet。直至那時,治療潰瘍沒有其他方法只有手術。

對一家公司而言,類似Tegamet這種藥非常好。一個不好的藥是你喝了之後病就好了,然後你說聲謝謝,並支付4美元的診斷費就完了。但是你不得不持續服用Tegamet,不然的話潰瘍就會復發。

這家公司的股價上漲至原來的15倍。在他們買入必成器具之前叫史克。

你不必在Tegamet還在做臨床測試的時候買入這家公司。你甚至不必在它剛上市的時候買入。不過,當你的親戚朋友使用了這種藥發現對潰瘍的治療效果不錯的時候,那時你應該買入。想像一下所有的醫生都開這種藥,所有的藥劑師都配這種藥就知道這筆投資有多好。

在座有多少人曾經從醫生那裡得到關於醫藥公司股票的提示?有多少人從醫生那裡得到石油或者電子公司的提示?

我曾經從假日旅館公司的副董事長那裡得到過一個非常好的提示。大約12或13年前,他告訴我德州有一家名為LaQuinta的汽車旅館公司。他說,「他們打敗了我們。他們的產品很好。他們的經營範圍已經超出了聖安東尼奧,他們做得很好。」結果證明這的確是一支很好的股票。

每隔幾年你只需要投資幾支你擁有豐富信息的股票就可以獲得良好的回報。你只需要專注某個領域,購買你熟悉的本地公司就可以了。

在麻省威爾伯雷市有一名消防員,他對股市知道的不多。但是他有一個很好的理論。他發現他們鎮上有兩家公司不斷擴大工廠,於是他每年在這兩家公司的股票上面投入1000美元,連續投了5年,結果他成了一名百萬富翁。

他不看《華爾街日報》,他也不讀《巴倫週刊》,沒有Cray計算機。他只是看到公司在不斷成長,因而得出判斷公司的情況一定很不錯。他們是了不起的本地公司。

散戶具有一些優勢,我真的想著重強調這一點。散戶一般覺得他們是業餘籃球隊員,卻要與洛杉磯湖人隊對決,因此毫無希望獲勝。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散戶具有很多特定的優勢。

八、職業投資者,一個難以置信的矛盾
我知道你們聽說過經常被人引用的矛盾說法「大蝦(jumboshrimp)」。這一矛盾說法我一直很喜歡。由於我曾經在軍隊服役兩年,因此另外一個我喜歡的矛盾說法是「軍事情報(militaryintelligence)」。

不過「職業投資者」這個說法也是矛盾說法中的 精品。職業投資者具有所有那些偏見,他們只買大盤股,他們只買具有多年歷史的公司,他們不會看有工會的公司。我曾經持有過有工會的公司,它們給我帶來豐厚 的回報。他們也不會買無增長行業的股票。我們卻在該行業獲得了很好的回報。我曾經買入過破產公司的股票。我還買入過即將破產的公司。這些投資並不愉快。你 可能不相信職業投資者的偏見,有些人不會買入以Y開頭的公司等等。

另外,職業投資者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規則。如果你是一名職業投資者,如果你在市場公認的藍籌股上賠錢,你會沒事,但是如果你在其他股票上面賠錢,你就會遇到麻煩。比如如果你在IBM上面的投資虧了錢,所有人都會說,「IBM出了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你在TacoBell或者LaQuinta汽車旅館上面虧了錢,他們會說,「你出了什麼問題?」你在後者這樣的公司上面賠錢,他們會把你掃地出門。但是你卻可以在IBM、明尼蘇達礦業公司或者柯達公司上面無限虧損都沒事。

九、永遠有一些事讓人擔憂
最後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永遠有一些事讓人擔憂。你必須問你自己,「我對痛苦的容忍程度有多大?」如果你準備進入股市,你就必須做到能夠承受痛苦。永遠有一些很嚴重的事情讓人擔憂。
我在20世紀40和50年代長大,股市在40年代的表現不太好。人們真的很害怕再次出現蕭條。相對比較嚴肅並且很關切的人是國家的領袖,他們認為我們走出大蕭條的唯一原因是二戰。他們覺得這個國家如此不穩定以至於如果再發生一次大蕭條,整個社會就會崩潰。

後來就是對核戰爭的恐懼。20世紀50年代人們像瘋了一樣修建防核塵地下室、囤積罐頭食品。他們修建了成千上萬的防核塵地下室。

20世紀50年代人們不願意購買股票,因為他們擔心核戰爭,擔心蕭條再次出現。20世紀50年代不是那麼輝煌的年代,可是道瓊斯指數仍然上升至原來的3倍。普通的股票也漲至原來的3倍,雖然這個時期人們擔心很多大問題。

十幾年前,我清楚地記得石油價格從4美元/桶、5美元/桶暴漲到30美元/桶。所有人都預言說石油將漲到100美元一桶,那樣的話世界將遭遇蕭條,全球都將崩潰。

3年後,石油的價格跌至12美元/桶。那是人們又說石油價格將下滑至2美元/桶,我們將遭遇蕭條。我沒有開玩笑,這是相同一批人說的。人們擔心石油價格下降將導致與石油相關的貸款出現大規模違約。

再後來人們擔心的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情況。你們還記得嗎?貨幣供應量的數據通常在週四下午公佈。我們全都等著看最新的數據。沒人知道這些數據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們會說M3增速平緩、M2增速下降等等。每個人都對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憂心忡忡。

但是這與Melville公司一點關係都沒有,Melville公司的盈利連續42年保持上漲,HJHeinz的盈利連續58年上漲,BristolMeyers的盈利連續上漲了36年並且沒有債務。你認為這些公司在乎貨幣供應量嗎?人們是在杞人憂天。

現在人們開始擔心臭氧層和氣候變暖。如果這是阻止你購買好公司的理由,那麼你就有麻煩了。實際上,如果你看星期天的報紙,裡面的新聞如此消沉以至於你很可能週一都不想去上班了。

你得聽我的,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在過去10年中我們新增了2500萬份工作,儘管大公司裁減了100萬份工作。二戰之後我們經歷了8次衰退。以後我們還將碰到衰退。在過去70年裡股市下跌幅度超過10%的次數共有40次。我們還將經歷更多下跌。

但是如果你將一直為這些事情擔心,那麼你應該把你的錢存在銀行或者貨幣市場賬戶。

十、投資真的很簡單
因此你需要找到一些你掌握很多信息並且能理解的公司,然後和這些公司綁在一起就行了。就是這樣,投資就是這麼容易。
一連三篇「彼得林奇演講」,分享了總共幾萬字的文章,篇幅話短不短,但又沒有一本書的長度,單看這個演講內容,就好像上了一堂雞精班一樣,把林奇的多年經驗及股票投資理念都一下子吸收。在貼上文章時,一面整理文章,一面跟腦子內的財務知識相呼應,所以多發一篇文章講解一下止凡對一些觀點的看法。


林奇的講稿很有系統,大致可以把全文分為三個 部份,第一部份主要是談規則,林奇總共分享了四大規則,包括「了解你所持有的股票」、「作經濟預測徒勞無益」、「不要擔心股市」、「不要急躁,你有充足的 時間」,其實這四點都可以話是一些常識,不過我可以肯定,大部份人的概念都沒有這些規則。

亦即大部份人都不會了解所持有的股票,對不?大家不妨找一位有投資股票的身邊朋友作個 實驗吧,問問他買了什麼股票,又看他有多了解這些股票。多數人都著眼於經濟預測,茶餘飯後的話題都在討論後市如何,政府政策出台對個市有何影響,美國會否 加息之類。正因為這樣,大部份人都很擔心股市,怕後市不好,預測未來之心十分之明顯。當收到消息話某支股票有前景時,多數人都立即要「入點貨」,怕遲了一 個交易日都不得了似的。

所以林奇可謂在1990年時就說中了所有今天股民的態度,其實不是他有預知能力,而是 股民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過,就算把這類演講稿如何發揚光大,讓更多人看到,能做到的始終是少數人。有關買賣股票的「急躁」,身邊就有朋友永遠帶著銀行的 「密碼機」上班,問其原因,他表示拿來網上交易之用,而我則認為早一晚設定買賣指令就可以了,朋友就話這樣不夠「即時」,會賺少很多,「即時」真的賺多很 多嗎? 

第二部份為「危險的說法」,林奇一口氣說了十個「危險的說法」,看完這些說法,大家應 該覺得耳熟能詳的,不錯!這都是每天身邊朋友都在說的話,又被林奇在1990年言中了。內容主要是「升了很多,不夠力再升了」、「跌了很多再跌機會微」、 「回升至多少就放」、「因為沒有買入某股而蝕了多少」、「這股票是未來的匯控」、「一買就升,這是有做功課的成果吧」。應該還有很多相類似的說話,大家又 聽過多少呢?

還記得2007年在上海工作,當時內地股市熱騰騰,其中一支熱股中國人壽正衝 上$50,有身邊朋友就話:「這股不怕買,好像匯控一樣,有買貴無買錯,中國人壽是未來的匯控,一定賺」,還有「你看中國人壽升上來的強勢,證明這股的價 值所在」,當我問這位朋友有沒有買入之時,他回答「正是最可惜當時上市無買,賺少很多呀!」。如果大家留意一下以上對話,他犯了林奇大部份「危險的說 法」,而最大問題是這類概念的朋友在身邊多的是,而他們都有一種好像很懂股市的態度,可惜給出的意見正是「危險的說法」,不可怕嗎? 

最後部份為投資理念,林奇分享了十個投資理念,大概意思都是鼓勵散戶作一位股票投資 者,並糾正一些錯誤的投資理念。平日股民太著重投資在一些「不簡單」的公司,總認為「不簡單」或「有陰謀」,又或是有增長概念及遠景的公司,才值得投資, 而以為投資股票都需要複雜知識甚至高深數學,可能還是交給「專業」去做會更好,散戶會覺得只有這些「專業」才能預測未來,找住偉大的公司。大家有否這樣想 呢?身邊朋友又有否這樣想呢?

林奇則告訴大家投資股票只需要五年級的數學,散戶具有比「專業」更好的優勢,只要散戶 在投資前做足功課,要做什麼功課呢?「就像你研究微波爐那樣研究你要購買的股票」這就足夠了。在香港,我不知道大家或身邊朋友在買微波爐時有否好好研究一 番,依我觀察,我會把這個比喻改改,變得更適合香港人,即「就像你研究旅行計劃那樣研究你要購買的股票」,大家應該會更明白。

我看見身邊朋友對研究旅行計劃的認真及所花時間,絕對遠遠高於花在研究股票之上,很多 時在討論旅行計劃,談到什麼酒店最抵,什麼地方租車,路線如何制定最有效率等,我都覺得他們很厲害。更厲害的是,當某位朋友話準備幾個月後去某地方旅行之 時,其他朋友每位都對這個地方旅行有所建議,每位朋友都變成「專家」,令我驚嘆不已。

我認為旅行這類行為,是享受人生之時,花時間好好計劃,態度絕對正確。然而,如果大家能把這樣的態度同樣放到其他地方,包括對人生影響深遠的投資項目之上,相信這會令大家的人生更精彩。

最後再次多謝cleverpeople兄把這篇講詞發給我,的確值得珍藏。如果以後大 家有什麼好文章或好影片之類,又因技術問題不能在留言版分享時,也可以email給我,值得分享的話,讓我整理好便能分享,公諸同好,一起分享知識,一同 進步,使大家都能在每天睡覺前比起床時聰明一點點吧。
From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7.html